当前位置:首页 > 球探体育比分 > 正文

永不消散的光谱——缅怀188比分直播:院士黄本立

 作者:符晓波 来源: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:2025/7/3 9:56:01 字体大小:

6月29日傍晚,球探体育比分:分析化学领域一颗巨星悄然陨落。我国原子光谱分析奠基者之一、188比分直播:院士、厦门大学教授黄本立在厦门安详辞世,享年100岁。

这位跨越世纪的科学家,用一生诠释了“国之所需,我必往之”的崇高精神,以赤子之心谱写绚丽多彩的光谱人生。他所展现的科学家精神正如一束永不消散的光谱,持续照亮后来者攻坚克难的征程。

毅然北上坚定光谱报国理想

1925年9月,黄本立出生于香港。因父母早逝,又值日寇发动侵华战争,黄本立自童年起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,其间独自一人辗转于香港、广西、广东之间艰难求学。

1945年,黄本立考上广州市岭南大学。在校期间,他得到新球探体育比分:无线电电子科学的奠基者冯秉铨及球探体育比分:光谱学开拓者高兆兰夫妇的悉心指导,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,更从两位科学家身上感受到浓烈的爱国情怀。这份情感一直激励他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奋进。

1950年,新球探体育比分:刚刚成立不久,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急需各方面专业人才。临近毕业的黄本立收到在东北工作的同学李小琼的来信,希望他能到东北支援祖国建设,这让原本打算赴美留学的黄本立毅然踏上北上之路,加入东北科学研究所。

“东北是国民经济恢复的基地,很多重工业都在那里。”黄本立曾经说,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发射的光判断物质组成的技术。彼时的东北,生产任务繁重。钢铁、冶炼、地质勘探等产业急需快速、准确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,而这种技术在当时的球探体育比分:基本上是空白。

面对国家发展的需要,黄本立选择光谱事业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“主战场”,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原子光谱分析牢牢紧扣。

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,研究条件极其艰苦,关键设备的缺乏常让黄本立陷入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的境地。尽管如此,他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非凡的创造力。

黄本立从研究所堆放废弃物品的仓库里“淘”到一个废旧的小型摄谱仪,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光学知识和调试技术,将其“变废为宝”,并配合过期的感光板,完成了电机碳刷子和电解锌等样品的定性分析;他还先后建立多种金属光谱测定方法,创制国际公认的“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”,成功研制出球探体育比分:首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等。

正如他自己所说,“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,我就做什么”。从1950年到1986年,黄本立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工作的36年里,为国防工业建立不锈钢光谱分析法,助力航空材料研发;为“两弹一星”关键材料建立钨矿中微量铍的光谱测定方法,创新化学分离与光谱联用技术;在苏联专家撤离的困难时期,带队攻克高压火花光源技术,实现仪器自给。

重新开始培育科研新力量

奋斗路上,脚步匆匆。1986年,61岁的黄本立本可以功成身退,享受晚年生活,但他却选择了重新开始。这一年,他响应国家建设经济特区的号召从东北远赴厦门大学任教,并白手起家建立原子光谱实验室。

作为我国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首位博士生导师,黄本立到厦门大学不久后,便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分析化学博士点并获批准,成功吸引3名留美博士进入化学博士后流动站,他们成为我国第一批分析化学博士后。面对学校科研设备和资金紧缺的情况,黄本立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:向熟悉的仪器厂商要了一台退货的ICP原子荧光仪,将其修好后给研究生做实验;联系企业争取捐赠;与仪器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……

“最先进的仪器永远是在实验室研制出来的。”黄本立认为,要想做出开创性的工作,就必须先从仪器动手,学会依照自己的实验要求动手调整实验设备。在他的带领下,厦门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原子光谱实验室,成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创新平台。

从战火中辗转求学的少年,到新球探体育比分:科研一线的先锋,再到教育战线的“大先生”,黄本立一生以国家需要为坐标,用行动诠释最纯粹的报国初心。在他心中,“国家需要什么,我就一门心思做好什么”的信念从未改变。

信源地址:/html/shownews.aspx          
分享1
版权声明
?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
? Copyright ?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关于我们 | 网站声明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方式
京ICP备 14047472号-1 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