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期刊论文 >《最新论文》>正文

单光子层面实现光束精准控制

 2025/11/27 8:53:17 《最新论文》 作者:科技日报 张梦然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科技日报北京11月26日电 (记者张梦然)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团队实现了单光子层面精准控制光束,并以此研发出一种能在单光子强度下工作的“光子晶体管”,这是实现光基技术全部潜力的关键一步,可为光子芯片研发与量子计算研究铺平道路。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《自然·纳米技术》期刊上。

从光纤通信到量子传感器,光子技术支撑着数字世界的运行。而随着对更快、更高效计算和通信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,能够在单光子层面精准控光,无疑是迈向光子时代的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
长久以来,科学家一直难以实现用单个光子去控制另一束光,因为这就像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盏探照灯,听起来几乎不可能。

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,它能让一个微弱到只有一个光子的控制光束,去调制或开关一束强大的探测光。在此之前,传统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效应非常微弱,通常需要极高功率的激光才能让两束光相互作用。鉴于此,研究团队巧妙地利用了商业单光子探测器中常见的“雪崩倍增”原理,当一个光子撞击硅片时,会像引发雪崩一样产生多达100万个电子,从而将微弱的量子信号放大成宏观上可测量的电流。利用这一过程,团队实现了光束间的巨大非线性效应,让单个光子拥有了控制宏观光束的能力。

该成果优势显著。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光子晶体管,能在室温下稳定工作,不像其他依赖量子系统的方案那样需要极低温环境。它能与现有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,这意味着其可以无缝集成到当前的芯片制造流程中,为未来光子芯片打下基础。此外,它的运行速度极快,可达吉赫兹级别,甚至有望提升到数百吉赫兹,远超现有方法。

团队表示,初期使用的仍是商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,未来他们计划设计专门优化的器件,以进一步提升性能。

这项技术不仅有望推动量子计算的发展,更可能在经典计算领域引发变革,例如用于构建超高速、低功耗的光子计算机,或在数据中心和光通信系统中取代更慢、更耗电的电子设备。

【总编辑圈点】

从构思到实现,这项研究历时四年,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迭代。但现在的成绩让科学家相信,他们已有能力为光子学开辟一个全新的“游乐场”。而当人类的单光子控制能力从实验室推向工程应用,其意义也将远超器件本身:未来量子计算机或可借此突破瓶颈,而经典计算领域更将迎来变革——超低功耗的光子处理器有望重塑数据中心架构,为人们开启难以想象的光速计算时代。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