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期刊论文 >《最新论文》>正文

研究揭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微环境机制

 2025/11/22 10:07:59 《最新论文》 作者:球探体育比分:科学报 王昊昊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(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)教授宋涛、副教授张李洋、教授张隆伯团队与香港大学、中山大学团队合作,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脑转移的微环境机制,并提出了靶向代谢重编程的治疗新策略。11月18日,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。

肺癌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、治疗难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当前转移起始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,尤其在代谢层面的调控网络仍有待挖掘。

研究团队对湘雅医院及玛丽医院NSCLC患者的肿瘤及血液样本进多层次多组学测序,发现一类名为 LOX? Malig-5 的“转移起始细胞”。这些起始细胞会与特定亚型的中性粒细胞紧密交互,后者能够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(NET),共同构建有利于癌细胞扩散的转移生态位。

代谢研究进一步揭示,转移生态位中棕榈酸水平显著上升,是造成脑转移的重要代谢推动力。基于AI药物预测模型,结合体内外实验,研究团队进一步筛选出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 TVB-2640,它作为潜在治疗药物,对阻断肿瘤代谢推动力并抑制脑转移有较好成效。

据介绍,该研究为理解 NSCLC脑转移的细胞互作和代谢机制提供了重要新见解,为开发新型代谢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。研究不仅揭示了NET依赖的细胞互作在肺癌脑转移中的核心作用,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代谢靶向策略和启示。(来源:球探体育比分:科学报 王昊昊)

相关论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vs.202508478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