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黄河之肾”植被覆盖度逾98% 阻止草场沙化
中新社兰州1月16日电 (记者 刘玉桃)甘肃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负责人安小伟1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,自2017年至今,甘南州玛曲县累计争取到沙化退化草原巩固治理和系统修复资金13.4亿元(人民币,下同)以上,经过多年治理、修复,如今“黄河之肾”玛曲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98.31%,有效阻止草场沙化进程,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。
被誉为“黄河之肾”的玛曲湿地,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,位于青藏高原东端、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,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.5万公顷。
安小伟说,玛曲县草场沙化问题由来已久,主要以自然形成为基础,当地大风天气较多,河道变迁遗留下来古河道沙子被风吹到草地上加速草原沙化,以及气候暖干化等自然因素与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相叠加,加剧了沙化进程。
据2014年全国第五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,玛曲县沙化土地面积12.23万亩,沿黄河呈带状分布、长度达223公里。由于长时间的风沙蔓延和侵蚀,玛曲县沙化土地周边约有67.77万亩草场土层结构和植被群落发生变化,具有明显的沙化趋势,俗称潜在沙化草地。
2017年,玛曲县启动开展沙化退化草原巩固治理和系统修复,先后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。据监测显示,玛曲县沙化土地面积已减少至8.812万亩、下降了27.9%,潜在沙化草地面积减少至54.31万亩、下降了19.9%。
“原有20个流动沙地已治理为固定沙地。”安小伟说,由于水源涵养功能改善明显,黄河玛曲出境流量增加。
“目前沙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,但依然存在很多困难。”安小伟说,用于治沙的本土“材料”如灌木类、草种等缺乏,草原专业技术人才也较少,沙化治理科技支撑能力较薄弱,将来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。
分享1 |
相关资讯 |
图片资讯 | 更多 |
一周资讯排行 | 更多 |
关于我们 | 网站声明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方式
京ICP备 14047472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